何謂生成式人工智慧?

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)是一項快速發展的資訊技術,藉由提供大量數據給機器學習模型,從中提取高層次的抽象特徵,並根據特徵生成如文字、圖片、音訊等產出。若能善用AI,將大幅提升學習和教育工作的效率,提供更高品質的教學,強化教育、學習工作的成效,並銜接「終生學習」之108課綱教育目標。然工具本無善惡,其使用者也有義務對其產出之內容負責,不論是教師或是學生都應該盡快掌握「AI協行」能力。而不同類型AI的應用範圍與面向相當不同,其中以大型語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 LLM)為本的ChatGPT對教育有特殊影響,且該平台於2023/5/31推出App程式,可預期該技術將更普及,有識於此,以及本校對於數位管理之嚴謹精神,以下將討論生成式AI於中小學階段之教育應用指引,除對於ChatGPT為主進行應用管理&規範。

生成式人工智慧可用於何處?

學生:善用AI工具強化學習效率、整合知識脈絡

教師:善用AI工具減輕外務負擔,專注學生、教學之教育本質原型

行政人員:善用AI工具簡化流程強化靈活創造力

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有什麼樣的注意事項呢?

  1. **檢核內容信效度:**ChatGPT從其背景技術原理而言,僅僅是一個擅長「文字接龍」之聊天機器人,然其本身不具備鑑別聊天內容正確性之能力,因此其提出之任何回覆內容,使用者都應再三審視才是。
  2. **謹守學術誠信:**對於任何的生成性成果都應明確標注,且在公開發表時,也應提及使用Chat GPT或其他類型之生成式AI,部分單位機關可能存在更為嚴謹的倫理規範,更應該謹慎注意才是。
  3. **注意資訊安全:**由於輸入至ChatGPT的內容可能會被紀錄並加以學習應用,故使用時須謹慎確認,請勿將未公開文件、個人訊息等資料輸入至對話框內。
  4. **「決策-執行」關係:**使用ChatGPT之重要核心思維,Chat GPT和使用者是呈現「決策-助理」之間的關係,任何使用者輸出的「決策」會有Chat GPT「執行」,然而不可忘記「執行」的正確與否,責任全在「決策」之上,唯有建立健康、創意、有責任感的的「決策」才能讓「執行」更加準確。

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有沒有建構提示指令的SOP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