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)是一項快速發展的資訊技術,藉由提供大量數據給機器學習模型,從中提取高層次的抽象特徵,並根據特徵生成如文字、圖片、音訊等產出。若能善用AI,將大幅提升學習和教育工作的效率,提供更高品質的教學,強化教育、學習工作的成效,並銜接「終生學習」之108課綱教育目標。然工具本無善惡,其使用者也有義務對其產出之內容負責,不論是教師或是學生都應該盡快掌握「AI協行」能力。而不同類型AI的應用範圍與面向相當不同,其中以大型語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 LLM)為本的ChatGPT對教育有特殊影響,且該平台於2023/5/31推出App程式,可預期該技術將更普及,有識於此,以及本校對於數位管理之嚴謹精神,以下將討論生成式AI於中小學階段之教育應用指引,除對於ChatGPT為主進行應用管理&規範。
語言翻譯、校訂
ChatGPT為大型語言模型,能協助語言翻譯、措辭校訂。但使用者仍需親自檢視翻譯用字、文法及語意等,部分文字是否符合特定場域、文類規範,ChatGPT本身資料庫之侷限是不容忽視之最大變數。
縮短作業期程
可善用ChatGPT快速彙整龐大的資料數據及重複性高的事務,例如:會議紀錄撰寫、資料文章重點整理等,提高工作效率。
撰寫計畫、文案及Email、簡報綱要
輸入文本架構、目標或期望產出的需求,ChatGPT可提供參考資料並產出文案初稿,再由行政人員依據專業知識修調內容。若已有初稿,也可利用ChatGPT協助修正或潤飾文字,此外,隨著ChatGPT的興起,許多生成式AI的系統平台隨之興起,交互搭配有效強化行政工作效率與品質。